2016是一个逼死编剧跌破眼镜的年份。这一年里,活久见的事情太多了。 ISIS不断地在用击破底线的兽行抢夺文明世界的新闻头条,欧洲和美国的两场选举比电视剧还精彩,美国人终于可以合法地去古巴了,小李子终于拿了奥斯卡。 一个摇滚歌手出身的诗人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一个诗人出身的摇滚歌手却等不及离开了我们。
与之相比,自己的一切都显得琐碎和不重要,没有改变世界,这是显然的。哪怕是个人的境况,也没有什么令人欢跃的进展。
今天终于办完了离职,总算是了结了一件大事,有了些时间来回味一下过去的这一年了。
这一年里,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早早地报名了三处全程马拉松,最后却因为脚踝的受伤和频繁出差训练不系统,导致最后就跑完了一个半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年频繁的出差,倒是去了不少地方,纳什维尔,加州,西雅图,北京。见了不少大学同学,算是弥补了一下毕业十年却没能聚会的遗憾。
因为年初的许愿,这一年尝试了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总算是找回了读书的习惯,加上有意地拓展了阅读的范围,感觉还是挺充实的。 本来还计划要好好在网上刷刷算法题,为下一步做准备,但是实在是觉得这事儿对现在的工作没有帮助,也就没有坚持。 谁知道因为担心技术退步,出去裸面的面试以赛代练居然都还拿到了Offer,实在是本年度最大意外,也足见网上四处宣扬什么LeetCode刷两遍再去面试实在是过于绝对,怕是会误人子弟。
在技术的发展方面,逐渐有了一些明确的方向,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总想着技术含量这回事情,但是后来才发现,盈利能力和覆盖能力才应该是自身技术发展的目标。 加上现在全家就我一个人工作,2015年还新添了一个女儿,恐怕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创业了。 于是考察了一下当前的技术方向,觉得移动开发和机器学习还算是两个比较有盈利潜力和外部依赖较少的方向。 然而随着调研的深入,逐渐发现现在搞移动开发小作坊已经行不通了,好在机器学习还算是个既不成熟又有巨大可能性的方向。 于是耐下心来补了点入门课,并最终在年底之前跟朋友注册了一家小公司,希望能在2017年给尖尖赚点奶粉钱。
当然可能这一年最大的变化,还是年初在工作中从纯技术路线转成了技术管理路线。在公司团队的发展上,其实这是个挺水到渠成的事儿,但是于我来说,又有些准备不足。 虽然一路见证着公司纽约的工程团队从两个人增长到了年初的十来个人,并且一直在参与招聘和指导新人,但是真的开始进入管理角色,还是立马感觉到心虚,加上做技术时的习惯又很难改,只能逼自己多读书,多见习。
到了年底自己回味一下,虽然还是更喜欢做技术,但是确实学到了非常的多,相信以后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也都会用得上,因此也不后悔今年有这么一份体验。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G家抛来橄榄枝邀请我重回技术路线去做我一直想做的面向大众的产品时,我心痒了。
跟一个自己工作了七年,以至于同事都成为朋友,团队里的人都是我一个个面试进来的地方说再见,是一个撕心裂肺的过程。尤其是我还甚至曾经有过一次想走最后又留下来的经历。 好在我觉得此时自己的头脑已经足够清晰了,如果说新毕业的学生热切期望加入Google是因为花样繁多的福利和学院派的氛围的话,此刻的自己,却可能是抱着更虔诚的学习态度去的。 因为已经跟着一个创业公司从小做到了大,我需要的,是去看看更大规模的服务和团队是如何运转的。 既然要学习,就要去最顶级的团队,至少在Google请出Peter J Weinberger来面试我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非常真诚地跟老板提了辞职,除了他们的祝福,没有提任何要求。
然后用我这么些年攒下来的假,回去陪了一个月家人。 期间带父母去了趟三亚,兑现了几年前带父母出游的承诺,可谓今年最大的一件成就。 剩下的日子每天陪刚退休的父亲在河边散步聊天,感觉父子之间的了解深入了很多,同时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已经不能够再只顾自己了。 为了老父母,衣锦还乡的办法一定是要想的,哪怕自己其实更愿意长居在纽约。
在圣诞节当天,把老婆和孩子接回了纽约,正式开始了三口之家的日子。如果说今年有什么事情是后悔的话,那就是跟他们聚少离多了。 计划的时候觉得她们在国内有父母照顾,我在这边也可以专心打拼。最后发现自己错过的却比收获的多了太多。人到了这个时侯,也是该有些负担了。
所以在年底之前,在看了一年房之后,贷款在曼哈顿的上西区买了一个老破小公寓,算是给这个小家庭抛下了一颗锚,希望尖尖能在中央公园和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成长。
2017年,并没有宏愿。2016年了结了不少事情,留下了一些遗憾,同时也生出了新的的可能性,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好好的。
另外纽约马拉松,今年是一定要跑了。